菜单
新冠疫苗挺进III期,抗体组合全控胃癌
时间:2020.07.05 作者:三优生物 来源:三优生物

要点提示:

  1. 全球已有144个新冠疫苗项目,2个率先进入III期
  2. Keytruda免疫疗法组合1/2线治疗亚裔胃癌患者II期临床结果积极
  3. 癌症免疫疗法新靶点——PCBP1
  4. 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可有效抑制结肠癌
  5. 国家药监局发布《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药物开发


Bioworld:全球已有144个新冠疫苗项目,2个率先进入III期

根据Bioworld统计,截止7月3日,全球已有144个新冠疫苗项目,过去的半个月有18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6月23日,我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率先进入临床III期,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III期的新冠疫苗。7月1日,牛津与阿斯利康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AZD-1222在临床II期实验中观察到正确的免疫反应,目前已进入临床III期。


(信息来源:

https://www.bioworld.com/COVID19products#the)


华人抗体:全球已有84个新冠中和抗体项目,4个抗体进入临床 

根据华人抗体统计,截止7月3日,全球已有84个新冠中和抗体项目,其中包括人鼠嵌合单抗、羊驼纳米抗体和全人源单抗和多抗。已进入临床I期的共有4个,分别是礼来与AbCellera联合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LY-CoV555、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JS016、再生元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REGN-COV2、Tychan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TY027。除此之外,还有29个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51个项目处于药物发现阶段。


在新冠肺炎小分子药物领域,吉利德的瑞德西韦(商品名Veklury®)在7月3日获得欧盟有条件上市许可,这也是继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度、新加坡、阿联酋后获得的新的批准,以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


(信息来源:

https://chineseantibody.org/covid-19-track/;

https://www.gilead.com/news-and-press/press-room/press-releases/2020/7/european-commission-grants-conditional-marketing-authorization-for-gileads-veklury-remdesivir-for-the-treatment-of-covid19.)


AACR:全球首个CLDN18.2/PD-L1双特异抗体临床前数据发布

6月23日,Sparx Therapeutics公司在AACR-2020年会上首次公布了CLDN18.2抗体(SPX101)和CLDN18.2/PD-L1双特异抗体(SPX301)的临床前结果。


其中SPX-301采用了Sparx自主知识产权的SMARTOPTM双抗模式构建,与抗CLDN18.2和PD-L1单抗的亲合力、免疫原性、聚合性相似,但在细胞实验中显示出优于单抗的功能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SPX-301具有和单抗类似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对小鼠的抗药抗体(ADA)水平很低;小鼠接种实验表明,SPX-301能有效地抑制稳定表达CLDN 18.2的MC38肿瘤生长(p=0.01)。目前Sparx公司已经开始了SPX-301的中试和安全性评价。


(信息来源: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2562)


Y-mabs首个B7-H3抗体Omburtamab滚动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6月30日,Y-mAbs公司使用FDA“滚动评审”机制提交其靶向B7-H3特异性抗体---Omburtamab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包括其临床前模块和CMC模块。完整的BLA提交内容将在未来4-6个星期完成,将包括Omburtamab的Phase2研究03-133和1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Omburtamab是一种靶向B7-H3创新单克隆抗体,由靶向B7-H3抗原的鼠IgG1抗体和放射性碘131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中枢神经系统/闭锁转移瘤(CNS/LM),此前已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


B7-H3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为B7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B7-H3在活化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APCs上均有表达,能以共刺激或共抑制方式调节T细胞功能。目前B7-H3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B7-H3的受体也未确定,业界只是猜测可能是个潜在的新型免疫检查点。


(信息来源: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y-mabs-announces-initiation-of-submission-of-omburtamab-rolling-biologics-license-application-to-the-fda/)



临床研究


The Lancet Oncology:Keytruda免疫疗法组合1/2线治疗亚裔胃癌患者II期临床结果积极

6月23日,《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了一项由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进行的Keytruda免疫疗法组合1/2线治疗亚裔胃癌患者II期临床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组合疗法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达到100%的疾病控制率(DCR)和69%的总缓解率(OR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


Keytruda是默沙东公司开发的重磅PD-1抑制剂,它已经获得FDA批准,作为三线疗法治疗复发性PD-L1阳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在此前的研究中,Keytruda单药疗法在一线或二线治疗胃癌患者时达到的总缓解率只有15%,并未显著优于化疗。因此组合疗法与单药疗法相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信息来源: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0)30271-0)



基础研究


Science Advances:癌症免疫疗法新靶点——PCBP1

5月29日,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一份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免疫细胞中的关键蛋白PCBP1在抗癌免疫反应过程至关重要,且有潜力成为提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疗效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PCBP1全称为poly(C)-binding protein 1,属于RNA结合蛋白家族。研究人员使用细胞系、肿瘤模型、动物模型、糖尿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系统研究了PCBP1在T细胞中的作用:①在非癌症环境中,较高的PCBP1活性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发展和进展;②在癌症环境,如肿瘤微环境中,较高的PCBP1活性可阻止细胞毒性T细胞表达PD-1、TIGIT和VISTA等蛋白,从而产生不利于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条件;③在癌症环境中,细胞毒性T细胞中较低的PCBP1水平可触发PD-1和其它抑制T细胞抗癌免疫反应的因子的表达,从而产生更有利于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条件。


(信息来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2/eaaz3865)


Cell Discovery:靶向β-catenin的PROTAC多肽可有效抑制结肠癌

6月9日,Cell Discovery发表了来自清华大学陈晔光教授团队和上海大学胡宏岗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首次报道了靶向降解β-catenin的PROTAC多肽xStAx-VHL,能够直接识别β-catenin蛋白并经由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促进其降解,能在细胞层面抑制Wnt信号,而且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发挥很好的抑癌作用,使用结肠癌病人的肿瘤类器官也能发挥明显的抑癌效果。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术,是通过把E3泛素连接酶和目标蛋白联系在一起,导致目标蛋白的泛素化修饰,从而被蛋白酶体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的一种新兴技术。PROTAC分子是双功能分子,一端可以识别并结合靶标蛋白,另一端招募泛素连接酶促进靶蛋白的降解。目标蛋白被降解后,PROTAC会被释放重用,继续破坏目标蛋白。


作为用于药物开发的一种新兴热门技术,进展最快的是美国Arvinas公司靶向雄激素受体的PROTAC药物ARV-110,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公布了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I期临床积极数据。


(信息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0-0171-1)



法规政策


国家药监局发布《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6月2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为配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组织制定了《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年第43号),并正式发布。该《要求》规范了生物制品的注册申报和管理,将生物制品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三个大类,且规定药品注册分类在提出上市申请时确定,审评过程中不因其他药品在境内外上市而变更。


该《要求》对生物制品注册分类的变动,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生物制品申报资料的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信息来源: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38/378488.html)


版权声明

声明:以上资讯,仅供信息交流参考,不构成三优生物对外披露或投融资建议。